bet36体育在线-【首页】@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市政府文件
索引号
686175779-202211-402011
文号
昆政发〔2022〕23号
来源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22-11-24

昆明市人民政府bet36体育在线-【首页】@:印发昆明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滇中新区管委会,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市属企业:

现将《昆明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昆明市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昆明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


序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是昆明市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核心区建设,增强人民福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委、市政府bet36体育在线-【首页】@: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及《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昆明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本规划是昆明市市级专项规划,对于“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 规划背景

(一)“十三五”期间市场监管工作总结与回顾

“十三五”期间,昆明市加快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初步形成“大市场”监管格局,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1. 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基本完成

落实机构改革决策部署,2019年3月5日挂牌成立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以及市价格监督检查局职能职责进行整合,不断推动执法队伍建设,优化执法资源配置,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分段、分领域监管向统一、综合监管转变,全面提高市场综合监管效能。

2. 市场准入环境更加宽松便捷

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登记便利化”,压减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大力简化注销程序,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在全省率先推行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2016年—2020年,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60%。“十三五”末,昆明市市场主体总量达89.60万户,较“十二五”末增长40.15%。

3. 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公平有序

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审查清理各类政策文件4.03万件。成功创建无传销社区(村)1032个。全面实施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铁拳行动、“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药品“净网”行动、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开展食品安全、保健行业、白酒行业等专项整治,加强价格、广告、网络、旅游市场等重点领域执法,清退违规收费3.38亿元,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有效打击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4. 市场消费环境更加安全放心

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营造安全、放心、满意的市场消费环境。成立全市首个消费维权专业委员会,创建“诚信经营 放心消费”承诺单位1369户,顺利完成投诉举报热线“五线整合”,累计受理投诉举报咨询75.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9亿元,市消费者协会被评为全国消协组织先进集体。

5. 市场安全监管形势稳中向好

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市级食品检验检测能力覆盖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3大类全部参数,食品检验量达到4份/千人/年,药品安全评价性抽检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率和死亡率持续呈现“双下降”的趋势。生产企业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4%以上,市民满意度明显提升。

表1 “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

十三五目标

完成情况

1

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

约束性

不低于98%

稳定在98%以上

2

行政区域内药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

约束性

不低于98%

稳定在98%以上

3

主要食品品种信息追溯覆盖率

预期性

95%以上

95%

4

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率、公示率

预期性

100%

100%

5

群众对当地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

约束性

不低于70%

满意度:城镇居民76.54%,农村居民74.88%。

6

新增“三品一标”产品数

预期性

125个以上

547个

7

基层食品快检设备配备率

预期性

100%

100%

6. 创新驱动能力逐步增强

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十三五”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到11736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89件,远超“十三五”预期10件的目标,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件。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52亿元,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昆明商标受理窗口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先进窗口。昆明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获批设立国家级昆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格局夯实基础。

7. 质量强市基础更加夯实

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管理,“大质量”工作格局初步形成。质量强市战略纳入城市核心发展战略,昆明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通过省级验收,新增711个国家级、省级质量激励项目。制定36个高质量地方标准,建成119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重点用能单位(一级)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达标率从85%提升至100%。连续5年实现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填报“全覆盖”。

表2 “十三五”质量基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名 称

属性

十三五目标

完成情况

重要工业产品抽查合格率

约束性

不低于95%

95%

主要高耗能行业和终端用能产品实现节能标准覆盖率

预期性

100%

100%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预期性

100%

100%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

预期性

100%

100%

城市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

预期性

100%

100%

8. 法治建设保障更加完善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建立并完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限定和合理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强化执法监督,制定市场监管部门权力清单,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事中事后监督。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严格执行执法协作相关规定,解决有案不移、有案难移问题,建立和加强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间案情通报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严打哄抬价格、制售假冒伪劣防疫物资等违法行为,强化农贸市场监管,制定全国首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域地方标准,在全省率先设立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区,快速推广“云智溯”追溯平台,查办各类涉疫违法案件744件。支持企业纾困解难、复工复产,打通快速检测绿色通道,实现企业登记全程网上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有效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存在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昆明市场监管工作总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完成了市场监管改革发展阶段各项目标,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 服务民生安全保障存在短板

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领域仍存在安全隐患。老年用品、儿童消费品市场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多发,假冒伪劣、“山寨”食品问题较为突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消费者维权难、维权慢、维权烦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2.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差距

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时限有待进一步压减,市场监管理念和规则总体相对滞后。市场竞争不充分与过度竞争并存,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质量强市战略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不能满足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需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市场主体的现实需求。

3. 市场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市场监管内在协调机制不够健全,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矛盾突出。基层监管任务重、压力大、力量薄弱,尽职履责能力亟待加强。综合化监管与专业化监管互补融合水平有待提升,现有监管技术手段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综合部门和监管部门、不同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之间职责划分和衔接亟待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尚不健全,社会共治效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昆明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着力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按照法治化、智慧化、信用化发展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化市场治理新格局,高效助推昆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的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市场监管工作各个环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市场监管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结合市场监管职能,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切实做好筑牢市场安全底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保障市场秩序稳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工作,让人民群众有bet36体育在线-【首页】@: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全面深化登记注册、行政审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照分离、综合执法等重要制度和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坚持综合系统监管。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监管,加强协调配合,运用多样化监管方式,强化监管的叠加效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形成多元化协同监管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强化舆论监督作用,努力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新格局。

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坚持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和重大战略,主动融入和服务大局,综合运用职能手段,落实质量强市、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战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目标任务

到“十四五”末,通过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市场监管共治格局,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场监管领域的重大风险,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市场主体的竞争能力和市场运行效率,市场监管理念更加先进、体制更加优化、格局更加完善、监管更加有效,基本建成与昆明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宜的市场监管现代化体系,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准入环境、营商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人民群众、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对市场监管更有信心,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有序。

表3 “十四五”市场监管关键指标

指标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属 性

指标要求(2025年目标值)

市场

活跃

1

企业开办时限

预期性

0.5个工作日

2

市场主体总量

预期性

184.20万

市场

安全

3

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

约束性

98%

4

食品检验量(含食用农产品)

约束性

5批次/千人,其中食用农产品2.5批次/千人

5

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

约束性

97.5%

6

药品监督抽检合格率

约束性

98%

市场

创新

7

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预期性

12件

8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预期性

1000件

9

有效注册商标量

预期性

32万件

10

发明专利有效量

预期性

1.8万件

质量

基础

11

新引导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

预期性

120项

12

新制定昆明市地方标准

预期性

35项

三、 “十四五”期间重点任务及举措

(一)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动力,促进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持续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

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一个环节”、“一天以内”。推行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业务,线上线下“一表申请、一窗发放”。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印章和税务税控设备,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通过免费寄递、自助打印等服务,实现业务办理“不见面”。提高企业名称申报登记效率,实施经营范围标准化登记,加快推进“一照多址”改革。进一步放宽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推行企业集群注册登记管理模式。逐步推行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实施歇业登记制度。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外商投资企业“一站式”服务体系,实现一次登录、一次认证、一次提交材料即可办理企业注册、预约开户等高频事项。

2. 推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广泛应用

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范围,在涉企政务服务和商务服务领域推动电子营业执照深度应用,推进各单位采用电子营业执照作为市场主体身份识别,企业可据此在线上、线下办理相关业务。推进“全流程电子化”向商事登记各环节延伸,充分运用实名认证、电子执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技术,逐步实现商事主体备案事项全程网办。

3. 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

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外不得违规限制市场主体进入相关行业或领域,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分类管理。除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领域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不得作为企业登记的前置条件。

4. 深化企业注销退出制度改革

制定昆明市企业注销退出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建立便利、高效、有序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强化市场监管、税务、社保、金融等环节业务协同办理,优化注销程序。扩大简易注销范围,将简易注销公示时间缩短为20日。

5. 深化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承接省级委托下放许可,实施“一企一证”、“先证后核”改革。市级审批事权“应放尽放”,推进准入监管联动机制。扩展“告知承诺”改革种类和范围。探索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一照含证”改革。深化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改革。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首先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实现“一业一证”,强化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套,同步建立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现审批更精简、监管更有效、服务更优质。

(二)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促进市场竞争公平有序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bet36体育在线-【首页】@: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决策部署,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切实提高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能力。

1. 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健全公平竞争审查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各项细则,构建维护公平竞争的长效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统筹做好增量审查与存量清理,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及做法。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建立市场竞争状况评估制度,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体系。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探索建立投诉举报渠道和处理回应机制,及时曝光典型案例。

2. 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

聚焦重要民生、公共事业、平台经济等领域,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打击市场混淆、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有奖销售、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预防和制止相关行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加强竞争执法区域协作,深入推进“无传销社区(村)”和“无传销网络平台”创建工作,形成打击防范传销综合治理互动格局,促进直销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3. 促进网络市场健康发展

全面落实电商企业“亮照亮证”。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建立完善有序高效的网络违法协查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平台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互联网领域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和网络传销行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大数据“杀熟”、默认搭售、侵犯个人信息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坚持鼓励创新和包容审慎原则,创新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监管方式、监管手段,试点跨境电商认证,推动相关标准研制,促进短视频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健康发展。

4. 加强广告领域监管和服务

构建现代化的广告监管体系。加强对监测结果的分析、运用,实现违法广告调查处理闭合性管理。发挥虚假违法广告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提升综合整治效能。强化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充分发挥广告协会作用,提高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探索建立广告行业共治格局。加强对互联网、电视购物、视频直播等新兴领域广告行为的监管力度,规范食品、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广告发布行为,大力打击各类广告违法行为,支持公益广告发展。加强对户外广告发布内容的监管,查处虚假违法广告。促进广告产业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建设1—2个省级广告产业试点园区。

5. 不断强化价格行为监管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降费减负决策部署,加强涉企收费专项检查,规范各类价费行为。强化重点领域价格监管,坚决取消各种形式、各种名目的违法违规收费,降低群众和企业负担。强化民生领域收费监管,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做好重要商品市场价格波动预警和舆情分析处置,及时开展应急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三)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顺应市场供给和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昆明整体消费水平提质升级。

1. 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建立跨行业、跨领域消费争议处理和监管执法合作机制。完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媒体等多位一体的消费维权格局,构建消费维权共治体系。健全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与人民法院相衔接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探索建立维权处理结果消费者反馈评价机制。建设具有昆明特色的12315智慧指挥中心。以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为抓手,强化投诉举报处理与执法办案、应急指挥管理、信用监管、地方政务服务等工作的有效衔接。积极引导12315互联网在线纠纷调解“ODR”机制建设,稳步推进12315“五进”消费维权服务站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消费维权网络覆盖面,促进城乡消费维权服务均等化。建立消费投诉公示制度。

2. 创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在昆明”行动。探索建立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制度,引导经营者主动做出“放心消费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严查旅游合同违法、消费欺诈、涉旅食品安全、价格违法等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行为。建成“放心消费在昆明”承诺单位10000家以上,示范单位1000家以上,为昆明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力争做到安全放心、质量放心、环境放心、服务放心、维权放心,全面打造“放心消费在昆明”城市名片。

3. 倡导科学理性健康消费

培育科学理性的消费理念,倡导丰俭有度、绿色健康的消费文化。支持消费者组织通过消费体验、消费调查、消费警示等方式,开展消费教育和引导,提示消费风险。开展新型消费发展相关政策宣传解读和经验推广,倡导健康、智慧、便捷、共享、节约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品质化方向转变,带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提质升级。

4. 加强消费维权执法力度

加大民生和重点领域消费维权执法力度。开展“净餐馆”、“管集市”专项整治,聚焦民生领域,纵深推进“铁拳”行动,巩固和转化专项整治成果,实现从集中整治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加强消费维权执法区域协作,加大侵权案件查办力度,强化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扎实推进和规范“诉转案”工作,完善案源情报体系,提高执法办案的靶向性和精准度,及时防范和应对群体性消费维权事件。

(四)提高安全监管水平,筑牢市场安全底线

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提高防范化解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等民生领域安全风险的能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强化综合协同监管,严格督查督办。建立健全法规规章和制度规范,建立“绿色食品牌”的标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严格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加强产地环境污染治理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食品生产、流通销售、餐饮服务、进出口、粮食收储全过程监管。全面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体系,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动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机制。持续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健全食品安全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严重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全面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建设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和食品安全综合信息平台。加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强化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2. 提高药品安全监管水平

深化药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建设。构建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完善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实现重点类别药品全过程来源可溯、去向可追。建立医疗器械追溯制度,稳步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制度。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强化对高风险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监管,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管。力争建成昆明市口岸药品检验所。加快药品检验综合服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强化药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抽检,实施药物警戒制度,提升药品风险监测防控能力。鼓励和支持药品零售企业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申报磨憨口岸为中药材进口边境口岸,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开放创新,大力支持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3. 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

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构建特种设备安全多元共治格局。强化风险管控,提高风险研判能力,全面推进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坚持重点监管,推进分类分级监管,深入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加强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建设。完善应急体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重大活动安全。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发挥好检验机构技术支撑作用和社会组织行业自律作用,提升监管效能。

4. 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探索开展风险监测,建立监督抽查与监测分析结果联动机制。探索“抽检分离”机制,加大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及不合格产品处理力度。探索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分级分类监管,对不同质量风险的产品或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加强基本民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及安全隐患排查,严肃查处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引导鼓励经营者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和服务责任追溯机制,建立“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谁提供服务谁负责”的责任制度。

(五)实施质量和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助推昆明市高质量发展

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要求,通过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建设适配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质量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技术服务,推动旅游、商贸、健康等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供给质量和对需求的适配性。加强品牌建设,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品牌企业,塑造昆明品牌形象。探索市长质量奖申报组织培育机制,进一步完善质量激励政策。探索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坚持办好“质量月”等活动,加强质量安全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

2. 提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构建现代化的计量、追溯、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体系,推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互认,提升公共技术服务能力。积极开发应用计量新技术、新方法,全面推进“互联网+计量”,筹建计量智库。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追溯体系,支撑全过程、全链条监管需要。落实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改革,严格依照认证目录动态调整结果对强制性认证产品实施监管。推进自愿性认证创新发展,积极推行绿色产品、网络专用设备、安全产品及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认证。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整合特种设备、计量、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检验检测资源,组建昆明市检验检测中心,全面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能力。

3. 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

大力加强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昆明市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重点产业和城市治理标准能力有效提升。围绕“大生态、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引导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为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提供标准化支撑。积极培育和规范团体标准,引导具备相应能力的社会组织,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的团体标准。健全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引导bet36体育在线-【首页】@:企业声明公开更高质量的标准。在工农业、现代服务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持续推进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引导运用标准化方式开展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创新宣传和培训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标准化理念,强化标准贯彻执行和推广。

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化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助推企业创新,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构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引领和推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增强标准创新服务能力,培育发展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推动标准化科研机构建设,建设一批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在标准化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继续实施参与标准制(修)订的鼓励与扶持政策,抢占标准“制高点”,争夺标准“话语权”。到“十四五”末,力争累计引导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420个、制定昆明市地方标准86个。

4. 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

完善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激励保障机制,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建设区域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建设区域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夯实知识产权运营基础。建设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家库,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5.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统筹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完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知识产权领域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政策措施,推动知识产权监管执法跨部门协作,构建上下联动、区域协调、快速高效、查处有力的知识产权执法办案工作机制。严格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加强与刑事司法、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元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协调,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6. 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国家级昆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牵引,全力实施知识产权强企战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政策供给,建立健全促进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的政策体系。建立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新机制,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完善专利导航决策制度,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试点,建立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统计制度。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帮助1000家以上中小微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托管服务,支持100家以上中小企业成功转化高校院所专利技术。

(六)构建大监管格局,建立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1. 加强综合执法体系建设

树立“大市场、大执法、大融合”的理念,全面整合市场监管执法职能,统筹执法资源和执法力量,建设统一指挥、调度有力、跨区协作、整体联动的综合执法队伍。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依法合理划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执法管辖分工。实施“昆明市场创新监管执法人才项目”,建立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人才库,构建适应综合执法需要的人员录用和选拔体系,培养“通专结合”、“一专多能”的执法人才,优化市场监管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加强对食药执法、特种设备检查、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调查、网络交易监管等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强化综合执法专业知识培训。贯彻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聘请法律顾问制度,探索律师团队随队执法工作制度,安排专业法律顾问定期对执法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2. 创新完善市场监管方式

实施目录清单监管。市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梳理制定监管事项目录清单,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措施、设定依据、处理方式等内容,并纳入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统一管理。清单实施动态调整。

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统筹制定年度抽查计划,科学确定联合抽查事项和发起、参与部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完善市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严格控制重点检查事项的数量和一般检查事项的抽查比例。制定全市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和指引,提高规范化水平。实现抽查结果全公示,促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有效衔接。

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留足发展空间,同时坚守质量和安全底线,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按照鼓励创新、平等保护原则,加强对新生事物发展规律研究,分类量身定制监管规则和标准。健全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推进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注重运用柔性监管手段,营造包容审慎监管环境。

加强部门协同监管。依托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打通准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建立健全审批、监管、执法相互衔接的协同监管机制,推动履职信息互联互通。深化行刑衔接,建立市级各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案情通报机制,进一步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探索州市间跨区域协同监管,建立区域一体化沟通协调和对接合作制度,构筑全方位市场监管新格局。

3. 强化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

强化智慧监管。打造智慧监管工程,高标准建设昆明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大平台支撑、大数据慧治、大系统融合、大服务惠民、大监管共治”的信息化创新发展格局。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提升市场监管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全面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和昆明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形成全链条覆盖、符合省会城市治理需要的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体系。依托云南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云南)、信用中国(昆明)等平台,打通数据通道,推动网络监管、投诉举报、案件系统、信用公示等多系统的数据对接,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和应用。健全“互联网+监管”系统任务分派和督办机制。

强化信用监管。深入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根据监管对象信用状况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精准便利的服务。建设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管理系统,加强对信用风险的跟踪预警和分析研判,防范发生重大信用风险。升级改造“昆明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服务监管平台”,建设权威高效的信用信息记录和查询系统。梳理并公开可开展信用承诺的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事项,鼓励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围绕涉及群众身体健康及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强化信用约束。严格落实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强化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机制。

4. 完善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

完善风险预防机制。加快防控机制建设,畅通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渠道,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全面提升市场监管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按风险类别制定相应的监管标准、管理规范,对涉及民生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行业及品种实施重点监控和整治。

完善风险处置机制。全面梳理市场监管领域重大风险,制定完善重点行业领域市场监管风险点清单,通过综合分析评估,制定防范化解风险任务清单、分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指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方职责,规范处置程序,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建立完善市场监管风险沟通协调机制,合力化解市场风险。

完善风险善后机制。健全风险防控责任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的划分与承担,完善责任认定与问责落实机制。严格落实岗位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监管风险事后评估机制,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对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行量化评估,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新格局

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严格落实问题自查、风险报告、安全承诺、质量追溯、产品召回等制度。加强重点行业企业主体责任年度自查与统计,要求建立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和相应操作规程,及时消除生产经营中的安全风险。发挥好安全管理示范生产企业、示范店等榜样作用,培育诚信文化,打造诚信品牌。

健全多主体参与机制。健全市级部门间数据共享和协同共治机制,提升共治效能。鼓励平台型企业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机制,充分发挥平台治理作用。制定完善培训、管理和激励机制,鼓励市场监管安全志愿者积极参与共治。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行业经营自律规范、自律公约,规范会员行为。发挥公众和舆论监督作用,探索建立内部举报人制度,依法保护和重奖严重违法行为或重大安全隐患的举报人。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市场专业化服务组织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的作用,推动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市场监管共治格局。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公开征求意见、网络民意征集和听证等制度,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七)巩固市场监管保障基础,加快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1. 加强市场监管法治建设

依法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权,实现监管事权清单化、法制化。坚持依法决策,严格执行法定程序,推广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化和网络市场监管地方立法。坚持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推进执法文书电子化、执法案卷标准化、记录方式科学化、监督管理便利化。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尽职免责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强化行政复议决定履行,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2. 加强执法检测装备保障

根据执法检查、现场取样、快速检测、应急处置等实际需要,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bet36体育在线-【首页】@:市场监管基层执法装备的指导意见》优化执法装备和资源配置,实现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业务用房、执法车辆、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终端、执法办案电脑、制式服装等装备标准化配备,强化检验检测设备建设,着力提升基层食品药品快速检测能力和水平,实现产品质量日常监管快速筛查。

3. 加强基层执法能力保障

制定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所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试点先行、分批落实、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以“重心下移、监管下沉、保障下倾”为导向,有序推动综合行政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职能下移和资源下放,完善各乡镇(街道)市场监管所设置,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和一线倾斜,为基层综合执法人员提供与工作实际需要相适应的办公条件。建立执法办案容错纠错机制,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滇中新区、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各县区)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举措、压实责任。明确规划实施时间表、路线图和进度节点,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规划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统筹资金保障

各县区按照节俭、高效的原则,将信息化建设、监管执法、检验检测、行政审批等重点任务项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强预算经费执行力度,严格监督经费使用,严格预算执行,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推动规划全面顺利实施。

(三)强化考核评估

市市场监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和督查督办机制,将规划的推进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评价体系,定期组织开展督查督办和考核评价工作。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重点任务的推进实施情况,强化阶段性督促检查和实施效果评估,切实做好规划落实。


相关解读:

1.bet36体育在线-【首页】@:《昆明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的政策解读

2.《昆明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提出 企业开办时限将压缩为半天

3.一图读懂《昆明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

政策问答 我对政策有疑问

1. 政策看不懂?政府来解惑!如果您对昆明市出台的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留言提交给我们。我们将及时为您解答。

2. 如果您有投诉、举报、意见建议等方面的诉求,请移步“互动交流 ”栏目选择对应的渠道提交。

3. 您所提交的个人信息仅用于“我对政策有疑问”结果反馈,市政府门户网站承诺将对您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 留言内容:
500/500
* 手机号:
* 短信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提交留言
政策问答 我对政策有疑问 返回顶部